奶瓶消毒柜主板

铭迪科技    技术支持    奶瓶消毒柜主板

功能说明

  1. 消毒模式控制功能
    • 奶瓶消毒柜主板能够实现多种消毒模式的控制。常见的消毒模式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或者是这些消毒方式的组合。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选择不同的消毒模式,主板中的微控制器(MCU)会根据用户的选择,协调各个消毒组件的工作。例如,在高温蒸汽消毒模式下,MCU 会控制加热元件产生蒸汽,对奶瓶进行高温消毒;在紫外线消毒模式时,会开启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细菌和病毒,为奶瓶提供全面的消毒解决方案,确保宝宝使用的奶瓶干净卫生。
  2. 温度控制功能(针对高温消毒)
    • 对于采用高温消毒方式的奶瓶消毒柜,主板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能力。在消毒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消毒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反馈给 MCU。MCU 会将接收到的实际温度与设定的消毒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温度低于消毒温度,MCU 会增加加热元件的功率,使温度上升;当实际温度达到或超过消毒温度时,MCU 会适当降低加热功率,维持温度在合适的消毒范围内。一般来说,高温蒸汽消毒的温度会控制在 100℃左右,以确保有效杀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3. 时间控制功能
    • 可以精确控制消毒时间。用户可以根据奶瓶的材质、污染程度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如 5 - 30 分钟)设置消毒时间。主板上的定时器会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进行倒计时。在消毒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显示面板查看剩余消毒时间。当倒计时结束时,MCU 会自动停止消毒程序,确保消毒时间既不过长浪费能源,也不过短而达不到消毒效果,方便用户合理安排消毒流程。
  4. 安全保护功能
    • 配备多种安全保护机制。当消毒柜内温度过高(超过安全温度阈值)时,温度传感器会将信号反馈给 MCU,MCU 会立即采取措施,如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防止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在紫外线消毒模式下,如果柜门意外打开,主板会检测到这一情况,立即关闭紫外线灯,避免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有些奶瓶消毒柜主板还具备漏电保护功能,一旦检测到漏电情况,会迅速切断电源,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5. 状态显示与提示功能
    • 通过显示电路,主板能够向用户展示消毒柜的工作状态。例如,显示当前正在进行的消毒模式、消毒温度、剩余消毒时间等信息。当消毒完成后,会通过声音(如蜂鸣器)或灯光(如指示灯闪烁)等方式提示用户,方便用户及时取出消毒后的奶瓶,并且让用户清楚地了解消毒柜的工作进程。

 

工作原理

  1. 消毒模式启动原理
    • 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选择消毒模式并启动消毒程序后,电源电路首先为整个主板及相关消毒组件提供电力。主板上的 MCU 从内存中读取用户选择的消毒模式对应的程序和参数。如果是高温蒸汽消毒模式,MCU 会开启加热元件驱动电路,使加热元件(如加热丝)开始工作,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对于紫外线消毒模式,MCU 会启动紫外线灯驱动电路,为紫外线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使紫外线灯亮起开始消毒。如果是臭氧消毒模式,MCU 会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工作,产生臭氧进行消毒。
  2. 温度控制原理(高温消毒)
    • 在高温消毒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安装在消毒柜内部,靠近加热元件或消毒区域。温度传感器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 MCU。MCU 内部的模数转换(ADC)电路将接收到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与设定的消毒温度进行比较。
    • 根据比较结果,MCU 通过控制加热元件驱动电路来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例如,当温度低于消毒温度时,MCU 会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增加加热元件驱动电路输出的平均电压,从而提高加热元件的功率,使温度上升;当温度达到消毒温度后,MCU 会减小 PWM 信号的占空比,降低加热功率,使温度保持在消毒温度范围内。
  3. 时间控制原理
    • 时间控制主要依赖于 MCU 内部的定时器。当用户设置消毒时间后,定时器开始倒计时。MCU 会不断读取定时器的值,在每个定时周期内,根据定时器的剩余时间来判断消毒程序是否应该继续。同时,MCU 会将剩余时间信息发送给显示电路,用于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给用户。当定时器倒计时结束时,MCU 会按照程序设定,停止所有正在进行的消毒组件的工作,完成消毒过程。
  4. 安全保护原理
    • 对于温度过高保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会将信号发送给 MCU。MCU 会立即执行安全保护程序,通过控制加热元件驱动电路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停止加热。在紫外线防护方面,当柜门开关传感器(如微动开关)检测到柜门打开时,会向 MCU 发送信号。MCU 会迅速关闭紫外线灯驱动电路,停止紫外线照射。对于漏电保护,主板上的漏电检测电路会实时监测是否有漏电电流。一旦发现漏电,漏电检测电路会触发保护机制,通过继电器等元件切断电源,确保用户安全。

 

主要元件

  1. 微控制器(MCU)
    • MCU 是奶瓶消毒柜主板的核心控制单元,它存储着各种消毒模式的程序、温度控制参数、时间控制参数以及安全保护逻辑等。MCU 能够接收来自操作面板、温度传感器、柜门开关传感器和漏电检测电路等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精确控制加热元件驱动电路、紫外线灯驱动电路、臭氧发生器驱动电路(如果有)、显示电路等元件的工作。同时,MCU 还负责监测消毒柜的工作状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消毒柜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加热元件驱动电路和加热元件(针对高温消毒)
    • 加热元件驱动电路负责将 MCU 输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加热元件工作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它可以根据 MCU 的指令,精确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加热元件(如加热丝)是实现高温蒸汽消毒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如功率、发热效率、热稳定性等)直接影响消毒效果。在工作时,加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产生蒸汽进行消毒。
  3. 紫外线灯驱动电路和紫外线灯(针对紫外线消毒)
    • 紫外线灯驱动电路根据 MCU 的指令,为紫外线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流,确保紫外线灯能够正常发光进行消毒。紫外线灯是紫外线消毒的核心元件,其发出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紫外线灯的波长、功率和使用寿命等参数会影响消毒效果和使用成本。
  4. 臭氧发生器驱动电路和臭氧发生器(针对臭氧消毒)
    • 臭氧发生器驱动电路用于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它根据 MCU 的指令,为臭氧发生器提供合适的电源和控制信号,使其产生臭氧。臭氧发生器是臭氧消毒的关键设备,其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臭氧发生器的产量、浓度和工作稳定性等因素会影响消毒效率。
  5. 温度传感器
    •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消毒柜内部,用于实时监测消毒温度。它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 MCU。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类型。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温度控制的效果。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反馈消毒温度,使 MCU 能够更精准地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确保消毒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6. 时间控制元件(定时器等)
    • 定时器是实现消毒时间控制的关键元件,它可以是 MCU 内部集成的定时器功能,也可以是外部的定时芯片。定时器按照用户设定的消毒时间进行倒计时,为 MCU 提供时间信息,以便 MCU 根据时间来控制消毒程序的进行和结束。定时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会影响消毒时间的准确性。
  7. 安全保护元件(温度保护元件、柜门开关传感器、漏电检测电路等)
    • 温度保护元件(如温度保险丝)在温度过高时会自动熔断,切断电源,起到额外的温度保护作用。柜门开关传感器(如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柜门的开合状态,当柜门打开时,及时向 MCU 发送信号,停止紫外线照射等危险操作。漏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漏电情况,一旦发现漏电,会触发保护机制,通过继电器等元件切断电源,保障用户的安全。
  8. 电源电路元件(整流桥、滤波电容、稳压芯片等)
    • 电源电路负责将外部电源(市电或电池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为主板上的各个元件提供电力。整流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滤波电容可以平滑直流电,去除电源中的杂波和噪声,稳压芯片则确保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受电源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这些元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奶瓶消毒柜主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操作面板和显示电路元件(按键、显示屏等)
    • 操作面板是用户与奶瓶消毒柜主板进行交互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键选择消毒模式、设置消毒时间等。显示电路元件(如液晶显示屏或数码管)用于向用户展示消毒柜的工作状态,包括当前消毒模式、消毒温度、剩余消毒时间等信息。操作面板和显示电路元件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用户友好性原则,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信息。

技术支持

案例展示

咨询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