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电路板

铭迪科技    技术支持    交通信号灯电路板

交通信号灯电路板功能构成​

灯组驱动与显示控制功能​

灯组驱动功能主要是让红、黄、绿三种信号灯正常亮灭,保证按设定的顺序工作。电路板通过功率驱动电路连接每个灯组,每个灯的颜色都能单独控制。驱动电路支持高亮度 LED 光源的恒流驱动,输出电流能根据 LED 的数量调整,一般在 100-500mA 之间,这样能让灯光亮度均匀,亮度差别不超过 10%,在晴天、雨天、雾天等各种环境下都能看得清楚。​

显示控制功能是按照提前设定的交通信号顺序控制灯组切换。基本的顺序包括红灯亮 30-90 秒、黄灯亮 3-5 秒、绿灯亮 20-60 秒,然后循环。不同路口可以根据车流量设置不同的时间。电路设计有硬件和软件两重保护,硬件通过互锁设计防止红灯和绿灯同时亮,反应时间不超过 1 毫秒;软件也会做逻辑判断,保证灯组切换符合交通规则,比如绿灯变红灯前一定要先变黄灯。​

对于有多组灯的信号灯,比如有左转、右转箭头灯的,电路板能单独控制每组灯,让它们之间顺畅切换,切换时间不超过 50 毫秒,满足复杂路口疏导交通的需求。同时还有手动控制接口,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紧急车辆通过时,可以通过外部信号强制改变信号灯状态,比如变成全红或全绿。​

 

时序控制与联动功能​

时序控制功能是通过内部的定时器和程序控制信号灯自动切换,主要参数有每个灯的亮灯时间、切换间隔、顺序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外部设备修改。有固定和自适应两种模式,固定模式适合车流量稳定的路口,按设定好的参数循环;自适应模式能接收外部的车流量、行人请求等数据,自动调整亮灯时间,比如某一方向车流量突然增多,就自动延长绿灯时间,最长能到原来设定的 2 倍。​

联动功能能让多个路口的信号灯一起工作,通过通信接口接收上级控制中心或附近路口的同步信号,保证路口间的信号灯顺序协调,比如让主干道的绿灯连续亮,减少车辆等待时间。联动时会用时间同步技术,让各路口信号灯的时间差别不超过 10 毫秒,避免因为顺序不对导致交通混乱。​

行人请求联动功能会接收行人过街按钮的信号,当检测到有人要过马路时,在当前信号灯顺序结束后,专门给行人亮绿灯,时间一般 15-30 秒,同时点亮行人信号灯,保证行人安全。如果短时间内多次按按钮,只会响应第一次,避免频繁打断正常的信号灯顺序。​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功能​

状态监测功能会实时收集信号灯和电路板的运行数据,包括每个灯组的电流、电压、温度和总的运行时间等,通过内部的传感器和采样电路获取这些数据。监测灯组电流能判断 LED 是否损坏,比如电流比额定值低 80% 以上,就说明可能坏了;监测电压能知道供电是否稳定,正常工作电压在 180-240V 之间,超过这个范围 10% 就会报警;还会监测功率器件的温度,保证它们的工作温度不超过 70℃。​

故障诊断功能通过分析监测到的数据找出问题,常见的故障有灯组断路、短路、顺序错误、通信中断等。诊断系统能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比如哪个灯组或哪个电路模块出问题,还会用故障代码记录故障类型和时间,能存 100 条以上,方便后面维修。​

处理故障时会根据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小故障,比如个别 LED 损坏,会点亮备用 LED,并通过通信接口发送报警信息;严重故障,比如红绿灯同时亮、供电中断,会自动切换到安全模式,比如黄灯闪烁或全亮红灯,同时现场的蜂鸣器和故障指示灯会发出警报,并在 10 秒内向上级控制中心发送紧急信息。​

 

通信与远程控制功能​

通信功能能让电路板和外部系统交换数据,有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适合不同的安装环境。有线通信适合固定路口,传输速度不低于 9600bps,最远能传 1000 米;无线通信适合临时路口或不好布线的地方,开阔环境下能传 1 公里以上,数据上传的时间间隔可以设置,1-60 秒不等,还能切换到低功耗模式,待机时电流不超过 50mA。​

远程控制功能允许控制中心修改信号灯的参数和状态,比如调整亮灯时间、强制切换灯的颜色、启动手动模式等。控制指令会加密传输,防止被非法操作。还能通过通信接口更新电路板的程序,增加新功能或修复问题,更新时如果中断,能接着上次的进度继续,避免设备无法使用。​

数据上报功能会定时向控制中心发送运行状态,正常时每 5 分钟发一次,出故障时马上发,内容包括当前亮的灯色、剩余时间、故障代码、运行总时间等,给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电源管理与抗干扰功能​

电源管理功能能保证电路板在电网不稳定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输入电压在 170-264V 之间都能适应。电源转换模块会把交流电转换成多种直流电压,供不同的部件使用,比如 5V 给微控制器和通信模块,12V 给驱动电路,24V 给传感器,转换效率不低于 85%,电压波动不超过 100mV,保证各部件供电稳定。​

有备用电源接口,能接蓄电池或 UPS,停电时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超过 50 毫秒,备用电源至少能让信号灯工作 4 小时。电源管理电路还能管理充放电,接蓄电池时,会控制充电电流,防止过充,当电压超过 13.8V 就停止充电,同时监测电池电量,低于 20% 就报警。​

抗干扰功能通过硬件和软件减少电磁干扰和电网噪声,电源输入端有浪涌保护器和滤波器,能承受 2kV 的浪涌电压,滤波器能抑制 10kHz-30MHz 的干扰;电路板采用隔离设计,信号和功率电路之间的电压隔离不低于 2500V,减少相互干扰。软件会用数字滤波的方法处理采集到的信号,去掉噪声,保证数据准确。​

 

交通信号灯电路板设计要点​

高可靠性设计​

交通信号灯电路板需要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温度在 - 40℃到 70℃之间、湿度 95% 不结露、有振动冲击的情况下,要能工作 5 年以上。选元件时要考虑耐环境性能,LED 驱动芯片用工业级的,能在 - 40℃到 85℃工作;电容用长寿命的,在 105℃下能工作 10000 小时以上;连接器要防水,防护等级达到 IP65,引脚镀金,金层厚度不低于 1μm,增强抗腐蚀能力。​

电路设计有冗余,关键模块有备份,主模块坏了会自动切换到备份模块,切换时间不超过 100 毫秒,保证基本功能正常。灯组驱动电路独立设计,一路坏了不影响其他灯组,比如红灯驱动坏了,黄灯和绿灯还能正常切换。​

PCB 板设计要增强机械强度和散热,用厚铜箔和 4 层以上的板子,提高电流承载和散热能力;边缘有固定孔,用防震支架安装,减少振动对焊点的影响;表面涂三防漆,厚度 50-80μm,能防潮、防盐雾、防霉菌,适应户外环境。​

 

电磁兼容设计​

电路板要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不干扰其他设备,也不受其他设备干扰,符合相关标准。控制传导发射要优化电源回路和布线,电源输入端的 EMI 滤波器能抑制干扰,在 150kHz-30MHz 范围内,插入损耗不低于 40dB;功率回路的线要短而粗,减少回路面积,控制在 50cm² 以内,降低辐射。​

控制辐射发射要注意高频信号,时钟频率低于 100MHz,减少高频谐波;通信线用屏蔽线,屏蔽层一端接地,减少传输时的辐射;敏感电路周围设接地屏蔽环,隔离外部干扰。​

提高抗扰度,让电路板能抵御外部干扰,静电放电接触放电能承受 ±6kV,空气放电能承受 ±15kV;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在电源端口能承受 2kV,信号端口能承受 1kV;浪涌在电源端口线 - 线能承受 2kV,线 - 地能承受 4kV,保证雷击或电网浪涌时不会损坏。​

 

低功耗与节能设计​

低功耗设计能降低能耗,适合太阳能供电的信号灯。主控制器用低功耗的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时电流不超过 10mA,休眠时不超过 1mA,能根据工作情况调整频率,空闲时降到 8MHz,工作时升到 48MHz,减少能耗;LED 驱动电路用恒流芯片,转换效率不低于 90%,比线性稳压器更省电。​

智能节能会根据环境亮度调 LED 亮度,白天光线强,亮度 100%;晚上光线弱,亮度 50%,既能看清又能节能,晚上能省 50% 以上的电。调光用 PWM 技术,至少有 10 级可调,不会闪烁。​

待机时功耗控制在 1W 以内,长时间没车流量时,比如深夜,会进入间歇模式,延长亮灯时间,比如红灯延长到 60 秒,减少切换次数,降低能耗,同时保持基本的警示功能。​

 

模块化与标准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把电路板分成电源、驱动、控制、通信等独立模块,模块间用标准接口连接,方便生产、调试和维修。模块用统一的供电接口和通信协议,一个模块坏了可以单独换,降低维修成本。​

标准化设计遵循交通设备标准,接口类型、电气参数、通信协议等符合行业规范,不同厂家的电路板能互换。比如灯组接口用标准端子,间距 5.08mm;通信接口用 RS485 标准,速率 9600bps,无奇偶校验,方便系统集成和升级。​

模块化设计还支持扩展功能,预留传感器和扩展槽接口,能根据需要加功能模块,适应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安全性设计​

安全性设计要保证信号灯控制符合交通规则,避免因电路故障导致信号冲突,比如红灯和绿灯同时亮。硬件上用互锁电路,红、黄、绿灯的驱动信号通过逻辑门互锁,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组灯亮,反应时间不超过 1 毫秒;软件上多次校验,切换灯色前检查目标状态是否合法,不合法就切换到黄灯闪烁。​

防误操作设计限制手动控制权限,手动控制要输密码或用物理钥匙,操作记录自动保存,包括时间、人员、内容,方便追溯。远程控制指令要加密和校验,防止恶意攻击或误操作导致信号异常。​

电气安全设计符合标准,电路板和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100MΩ,接地电阻不超过 4Ω,有过流、过压、短路保护,保证安装和维修人员的安全。​

 

交通信号灯电路板组成元件​

控制与逻辑元件​

控制与逻辑元件是电路板的核心,有主控制器、定时器、逻辑电路等。主控制器用工业级微处理器,有足够的 I/O 接口、定时器、通信接口,工作频率不低于 48MHz,程序存储容量不低于 256KB,数据存储容量不低于 32KB,负责控制时序、诊断故障、通信等,支持在线编程和升级。​

定时器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计时精度误差不超过 0.1%,能多通道独立计时,满足多相位控制需求。逻辑电路由门电路和触发器组成,实现灯组互锁、状态切换等,主控制器故障时还能维持基本的灯色切换。​

实时时钟芯片提供日历和时间,记录故障时间和运行数据,断电后靠电池供电,能维持时间运行 7 天以上,时间精度误差不超过 ±5ppm,每年误差不超过 2 分钟。​

 

驱动与功率元件​

驱动与功率元件把控制信号转换成灯组的驱动电流,有 LED 驱动芯片、功率开关、保护电路等。LED 驱动芯片支持 100-500mA 的恒流输出,能调电流,有过流、过温保护,转换效率不低于 90%,能驱动多颗串联或并联的 LED,通过 PWM 信号调光,调光范围 0-100%。​

功率开关用继电器或 MOSFET,继电器适合高压交流灯组,能切换 10 万次以上;MOSFET 适合低压直流 LED 灯组,导通电阻不超过 10mΩ,开关速度不超过 100ns,都能隔离,防止灯组高压影响控制电路。​

驱动保护电路有保险丝、TVS 二极管、限流电阻,灯组短路时能快速切断电路,保护驱动芯片。保险丝用快熔型的,额定电流是灯组电流的 1.5 倍。​

 

电源与转换元件​

电源与转换元件把市电转换成电路板需要的直流电压,有电源适配器、整流桥、滤波器、稳压器等。电源适配器输入 AC 220V,输出多种直流电压,总功率不低于 20W,效率不低于 85%,有过流、过压、短路保护。​

整流桥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额定电流不低于 1A,反向耐压不低于 400V;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滤除整流后的波动,让直流输出平稳,波动电压不超过 50mV;稳压器用线性或开关型的,线性的用于低噪声电路,输出噪声不超过 10μVrms;开关型的用于大电流电路,效率不低于 90%。​

备用电源接口能接蓄电池,一般是 12V/7Ah 的,有充放电管理芯片,能恒流恒压充电,充电电压 13.8V,电流 0.5-1A,过充保护电压 14.4V,过放保护电压 10.5V。​

 

监测与传感元件​

监测与传感元件采集运行状态数据,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电流传感器串联在灯组回路,把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1V 对应 1A,测量范围 0-1A,精度误差不超过 2%,监测灯组电流。​

电压传感器通过电阻分压监测输入和灯组电压,测量范围 AC 0-300V 或 DC 0-30V,精度误差不超过 1%,帮助诊断电源故障。温度传感器用 NTC 热敏电阻,贴在功率器件表面,测量范围 - 40-125℃,精度误差不超过 1℃,用于过温保护。​

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度,范围 0-100000lux,输出 0-3.3V 的模拟信号,用于自动调节 LED 亮度,白天亮、夜间暗,响应时间不超过 100ms。​

 

通信与接口元件​

通信与接口元件实现数据传输和外部控制,有通信芯片、接口连接器、保护元件等。通信芯片支持 RS485、以太网或无线通信,RS485 芯片能差分传输,通信距离不低于 1000 米,数据速率 9600-115200bps 可调,支持多节点组网;以太网芯片支持 TCP/IP 协议,接入有线网络,速率 10/100Mbps;无线通信芯片用于无线传输,距离 1-10 公里,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通信标准。​

接口连接器有电源接口、灯组接口、控制接口等,电源接口用 AC 插座,防护等级 IP65;灯组接口用端子排,间距 5.08mm,能接多组 LED 灯;控制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控制设备,如行人按钮、交通信号机,有防反插设计,保证连接正确。

技术支持

案例展示

咨询定制